点碳成金 “皖”美交易
黄山好“空气”卖出好价钱
“有了这张林业碳票,我们林场的‘空气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交易,生态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。”4月24日,安徽省林业碳票首发活动在黄山市举行。祁门县西武岭国有林场场长季东明在拿到林业碳票后,现场与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负责人签约,以每吨90元的价格,把林场176吨“空气”卖给该景区,用于中和景区电力领域的排放。
西武岭国有林场现经营总面积2.5万亩,生态公益林面积1.3万亩,林场活立木总蓄积20.78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为92.44%。
“通过林业碳票,森林资源保护开发成果实现资产量化,新安江的‘空气’从上游卖到了下游。”市林业局副局长李维表示。
林业碳票是一种碳减排量收益权凭证,具有把森林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进行交易、质押、兑现、抵销的金融属性。当天现场共发放首批5张省级林业碳票,覆盖我省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的黄山、滁州、宣城、六安、安庆等市,监测期碳减排量合计达30.06万吨。
省林业局工作人员易芮表示,自2021年以来,我省各地市自行制发林业碳票,但受计量标准不一等因素影响,区域之间交易受到一定限制。此次在省域范围内统一制发林业碳票并成功交易,是积极构建省级林业碳票制度取得的重要成果。
“安徽通过实行省级林业碳票制度,在省域范围内统一了林业碳票制发交易,破解了市县各自开展林业碳票试点的局限性。”国家林草局合肥专员办党组书记、专员陈立桥表示,通过发布全省统一的计量标准和管理办法,严把林业碳票减排量核算关口,全流程规范林业碳票的签发、抵销、交易、融资等行为,将更加有效地盘活森林资源。
省林业局负责同志表示,下一步,我省将在省级林业碳票发放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“碳票+”生态价值实现路径,有序推进林业碳票交易;同时,加快构建省内消纳碳票激励机制,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和产业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