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越八十载的寻亲路
4月4日,黄山区甘棠镇民主村元岭烈士陵园内,春光和煦,松柏肃立。蒋瑛烈士的侄子蒋新学携祖孙三代亲属,将一捧从故乡铜陵市带来的黄土轻撒于烈士墓前。这场跨越80年的寻亲之路,在清明节当天终得圆满。
1945年冬,新四军沿江部队某连指导员蒋瑛随部队赴太平县(今黄山区)开展革命活动,自此与家乡亲人音讯断绝。1946年3月14日,蒋瑛率13名同志执行任务时突遇山洪,汹涌激流中仅战士孙志武生还。烈士遗体后被秘密安葬于沿河下游,直至1949年太平县解放,地方政府将寻获的12具遗骸迁葬至民主村元岭,并与1978年增葬的两名本地烈士合建十四烈士墓。
八十载春秋,两代人守望。民主村村民视烈士如亲人,世代守护陵园,凭墓志残存线索四方寻访烈士亲属。黄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,通过编纂《碧血丹心沃太平——黄山区烈士名录》,锁定铜陵籍烈士线索,并与铜陵市、义安区等多部门联动,于2024年3月初步核定6—7名铜陵籍烈士身份。
亲缘的呼唤从未停息。2000年,蒋瑛侄孙蒋毅从新闻中获得模糊线索却遗憾中断;2025年清明前夕,因亲人一句“再找找”,寻亲再次重启。经铜陵、黄山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镇村协同,通过史料比对与DNA技术验证,最终确认蒋新学与蒋瑛的亲属关系。
祭扫仪式上,蒋新学抚碑哽咽:“叔叔,我们接您感受故乡的土。”这捧融入墓碑的铜陵黄土,承载着家族四代人的夙愿,更诠释着“让无名者有名,让忠魂归故里”的使命。黄山区将继续联合各地推进烈士寻亲工作,以英烈精神滋养红色血脉,让跨越时空的守望永续传承。